
1993年11月10日,一个普通的早晨,科学院院士陈彪照常前往南京大学开会。为了今天的会议,他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虽然说他参与的会议有太多太多,但是每一次他都用心地准备着。
马上就到了会议开始的时间,可是却还不见陈彪院士的到来。这时南京大学的老师着急了,立马打电话询问陈彪院士的妻子,可是妻子却告知他们,陈彪很早就出门了。
可是等了三个小时也不见陈彪的到来,就这样陈彪院士消失了,这一消失就是30年,30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停止寻找他,可是却没有一点线索。
一个大活人就这样在一个平常的早晨消失了,这件事情立马惊动了我国高层的注意。
30年来,我们从没有放弃对陈彪院士的寻找,他为何会失踪,其中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陈彪1923年出生于北京,由于父母亲都是高知识分子,所以对于陈彪的到来,两个人也是满怀着期待,希望他能够在长大以后为国家做出贡献。
大概是受父母亲的影响,从小陈彪便展现出了爱学习的兴趣。当其他的小孩子都还在玩泥巴吵闹时,他却跟随着父亲看了许多著名的书籍。
1931年我国陷入了抗日战争的热潮中,无数能人志士纷纷拿起了武器,保卫自己的国家。
身边的人一一都参军报国,但是陈彪却与其他人不一样,他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报效国家。
从小学起,因为战争的影响,一家人常常奔波。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去一个学校上学,几年下来更换的学校已经有好几所了。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优异的成绩,反而是更加锻炼了他的适应能力。
1937年由于受战争的影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只得多次搬迁,后因长沙被攻破,学校只能全体迁到昆明,合并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在学校中他就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由于父亲是有名的桥梁专家,所以他想跟随父亲的脚步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本应顺利大学毕业的他却在期间遭遇了连番的变故,父亲因病去世,他的身体情况也每况愈下,不得已办理了两次休学。
即使经历了这么多,但是他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取得了毕业证,还成为了联合大学优秀毕业生。
父亲的变故给了陈彪一个沉重的打击,由于不愿意看母亲每日伤心,一家人便从昆明搬到了重庆。在重庆,陈彪在交通大学就读了半学期。
后来由于当时国家的物理系缺少人才,再加上父亲一直心心念念我国的物理事业,于是陈彪便拾起了斗志,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金陵大学的物理系。
即使生活给了陈彪许多的磨难,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反而是以自己坚强的斗志迎接着一切的困难,他也以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
在去到金陵大学后,刚开始他攻读的是物理学。后来在阅读了大量书籍后发现我国在太阳物理学的探索微乎其微。陈彪在了解到这个后便下了一个决心,他要将太阳物理学研究到顶尖,能够让我国的技术走出国门。
在常人听来是天方夜谭的事,陈彪却不遗余力地做着,当时的实验室中太阳物理学的设备极度缺乏,但是这并不能够让陈彪放弃。
在学习之余,他阅读了许多书籍,还去到了很多地方收集各种可以研究太阳物理学的仪器,即使花重金他也在所不辞。
后来学校看陈彪的探索精神非常强烈,自知学校的设备不能够满足陈彪的研究,于是便将陈彪送往了苏联学习。
一个人在外留学自然是不容易的。生活上的困境,语言的不通,让陈彪经历了许多坎坷。但是这些坎坷从来没有让陈彪想要回国,反而是更加努力学习。
在苏联一个月的支出就已经比较高昂了,但是陈彪还是省下了许多早餐钱,只为了买一架望远镜。
后来的他又到了法国学习,在法国他同样是攒下了钱买了望远镜。这种望远镜与普通的望远镜不同,这种可以观察太阳层系。
后来在回国后,他将这两台望远镜无偿捐给了紫金山天文台。这两台望远镜给天文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探索,也让我国以后在太阳物理系中有更深层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已经不再是受人欺负的国家,而是一颗徐徐升起的东方明星。新中国的成立代表着我国要走向更高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上充满着荆棘和泥泞。
为了让我国天文研究有更深层次的进步,陈彪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太阳物理系中,决心要让中国的太阳物理系走上更高的高度,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太阳物理系的研究不仅仅只是一串串数字,而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人民生活以及提高科学技术的重大探索。
在工作中,陈彪是一个严肃的人,他与同学们讨论问题时总是板着脸,可是在平常生活中他却和蔼可亲,丝毫看不出来严厉,这也使得老师同学们都很尊敬喜爱他。
1980年,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陈彪被选为中科院的院士。即使成了院士,但是陈彪却丝毫没有懈怠工作。
院士对他来说只是一个称号,他所在意的永远都不是名利这些身外之物。
后来在参加外国的一项学术研究会时,陈彪的演讲,使得外国对于中国的研究技术大为佩服,就这样,陈彪院士的名声也被传到了国外。
1992年11月的一天早晨,一位多年未联系的好友,找到了陈彪院士,邀请他出席南京大学的一个天文学会议。即使工作忙碌,但是陈彪院士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会议时间定在了1992年的11月10日。虽然当时的陈彪已经70岁,但是他却非常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在妻子的注视下穿上了喜爱的中山装出门了。
妻子看着丈夫离去的背影,还叮嘱着他注意安全。陈彪院士的家距离南京大学路程只有二十分钟路程,他一生勤俭质朴,所以从来没有一辆自己的车,出席会议也准备步行到学校。
然后在陈彪离开家三个小时后,学校给陈彪的妻子打去了电话,询问陈彪院士是否在家。
这通电话让妻子感到了慌张,陈彪早早地便出门,可是这会儿却说学校里见不到他的踪迹。
就这样陈彪院士失踪了。南京大学的师生们知道这个消息后,立马出动了搜寻,可是只有20分钟的路程,几千人寻找,也并没有找到陈彪院士。
后来他们便寻求南京警方的帮助,警方知道陈彪的特殊身份后,便派出了大量警力搜寻。
